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从题库到智慧校园,K12体制内产品要关注老师哪些痛点?

2015-09-18 09:57:55行业动态
进入公立校,成为今年K12产品的关键词之一。体制内产品设计过程中,该关注老师哪些痛点?本文为投稿,作者负责某在线教育类产品的规划设计。听听他有哪些心得。在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众多K12在线教育企业从自由市场涌向体制内市场,削尖脑袋突破壁垒,试图率先占领市场高地。这些产品是否能抢滩登陆,不得而知,看

\

  进入公立校,成为今年K12产品的关键词之一。体制内产品设计过程中,该关注老师哪些痛点?本文为投稿,作者负责某在线教育类产品的规划设计。听听他有哪些心得。

  在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众多K12在线教育企业从自由市场涌向体制内市场,削尖脑袋突破壁垒,试图率先占领市场高地。这些产品是否能抢滩登陆,不得而知,看官们可随我来探讨下几个问题。

  1、体制内的产品的真正用户是谁?

  也许很多人会回答:用户当然是学生。毋庸置疑,教学当然是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但是这只对了一半。我们研发产品,最终受益者都是锁定在学生身上:如何通过种种手段最终提升学生成绩,使其在升学考试中占有优势,这是每一个K12产品的研发初衷。只是因为K12阶段学生所特有的一些特性,如:自主能力差、家长限制网络使用时间、没有经济来源等,我们的产品通常要绕几个弯,才能实现研发初衷。

  追究产品入校这个现象,可以知道大家都在极力链接老师,以占据学生更多应用场景,从而迫使学生被动学习提升成绩。不难理解,既然选择进入体制内市场,我们真正的产品用户是老师!

  这里不是说K12在线教育产品的用户画像都应该围绕老师展开,而是,准备进入体制内市场或者已经进入体制内市场的企业,应该明确目标:产品试图通过校园渠道,借助老师力量,带动产品推广,那就应该围绕老师痛点展开,否则活跃低是必然的。

  2、老师的痛点有哪些?

  众所周知,现下针对老师的评价体系仍是升学率、教学课时等。老师痛点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成绩。

  在资本的推动下,题库型产品从作业环节切入,辅以提供数据的学情分析来帮助老师判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应该说,这类型产品在提分方面能有一定效果。

  在此之外,老师想提升学生成绩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首先要备课,他们要准备教案、课件、知识点讲解;其次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利用评测、作业等多元手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需要和家长有效沟通,形成老师、学生、家长的三方良性互动模式,促进学习方案制定与落实。

  因此,一些与老师应用场景结合的产品也应运而生了,如从校务管理入手,延伸至老师教学教研的辅助的产品;为老师提供备教改考辅一站式服务,以学生行为、学习结果数据为依据提供辅导策略以供老师判断选择,同时链接家长,强化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关系等。

  3、体制内市场产品的阻碍点在哪里?

  这个时代大环境决定了谁都想借助新技术脱颖而出,老师们也不例外。不过,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为新技术做储备。

  产品操作过于繁琐?对不起,我们真没空陪你玩,办公桌上还有很多试卷要批,教案要写。即便我们愿意学,也难以赶上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朋友。

  产品体验很好,只是教材不同步?朋友,不是我们不要你,只是我们也是有教学目标的,中考、高考就在那里,岿然不动。让我怎么用呢?

  不难看出,体制内市场的产品要想满足老师的需求必然要考虑两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同步;

  2.工具产品的易用性以及与使用场景的契合度。

  教学资源永远是老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石,而围绕着教学资源在线市场的争夺从早期纯粹的在线教育企业,到如今各地的教育出版社无不想渗透在线教育领域,而随着国家“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大力推动,教育资源又一次站上了风口浪尖,微视频、优秀电子资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而由互联网技术催发的各种教学工具,通过教育信息化多年的耕耘也具备了登场条件。随着学校硬件的普及,宽带网络的覆盖,老师们的教学场景已经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跨入了电子多媒体模式,与之相匹配的工具产品也孕育而生,有的打入老师作业场景;也有产品抢占老师教学场景。

  大风起,猪飞扬,谁能抢占风口的位置,谁就能获得顺势而起的机会。抓住用户痛点,专注极致打造,贴近老师应用场景,快速反应迭代,必能占据一席之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与君共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