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不是什么
“好老师”的话题,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统阐释,又一次走进了媒体的视野中心。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些美好的词语更像是理想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好老师的标准。
老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要想改变一个人就要着力改善他所在的环境。就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孩子遇到一位好老师远比遇到一所好学校重要。所以,有人说,好老师一定是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当我们都沿着“好老师是什么”的思路试图厘清教师成长路径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思维,思考一下“好老师不是什么”。通过反向思考,也许更有利于我们看清好老师成长的路径。
好老师是什么,常常是较高的标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而好老师不是什么,则是底线要求,是每个老师都必须坚守的。那么,好老师不是什么呢?
好老师不是蜡烛,不是春蚕。蜡烛、春蚕,一直被用来赞美教师的光辉形象,这样的比喻显然是狭隘的。如今,人们对这些比喻的认同感也在下降。蜡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并且还要两头燃烧,正所谓“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总是奉献青春最终作茧自缚,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和“春蚕”的比喻都把好老师定位于牺牲者,显然缺少了对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关照。
好老师不是情绪的破坏者。坏情绪总是会传染的,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说的就是某公司董事长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因泄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坏情绪是师生关系中的病毒,当老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就容易让孩子滑向教育的另一面。一位好老师一定会提醒自己不用情绪说话,不莫名其妙地向学生发火。
好老师不是把自己的“一桶水”倒给学生的人。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如今,在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即使是“自来水”也很难解决所有问题。真正的好老师一定是与学生一起寻找水源的人。当老师与学生一起寻找水源的时候,“教”和“学”就变成了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如果把老师定位于倒水的人,学生便成了盛水的容器。作为老师,与其不断补充自己的半桶水或一桶水,不如不断提高与学生一起寻找水源的能力。
好老师不是全能的。试图让一个老师解决所有的教育难题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面对一些非常棘手的教育难题,老师的经验显得那么无力。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观点显然过度夸大了老师的作用。老师的职责是育人,但老师不能承担育人的所有责任。一个人的成长,第一责任在家庭,其次在社会,最后才是学校,如果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全推向教师,显然是不公正的。
“好老师不是什么”让我们看见问题的背面,也更加明晰做一个好老师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