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学校尝试全中文授课,在中西文化中找平衡
明尼阿波利斯——位于明尼阿波利斯东北部中产社区的英华学院(Yinghua Academy),是美国第一所公立中文浸入式特许学校。每到工作日的早上,这所学校周围都环绕着由橘黄色校车和私家车构成的车流,它们来自明尼苏达州的75个邮政区。上午8点45分的铃声一响,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就会冲进色彩鲜艳的教室,迫不及待地参加“早会”——用汉语普通话自由交谈。
与此同时,还有两个年级的学生在体育馆里排成五条笔直的队伍,跳中式健美操。学生们穿着整洁的蓝色校服,充满热情地数着每一个动作——“六、七、八、九、十。”
9点15分,数学、阅读、社会研究、历史、科学等科目的正式授课时间到了,校园里变得平静有序。教师以汉语授课,他们频繁提出问题,引得学生们纷纷举手。似乎没有谁随意开口。“我们把东西方的传统融合在了一起,”试图在东方的纪律性和西方的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的教务主任连鹭役(Luyi Lien)解释。
连鹭役在2006年帮助创办了英华,最初只有76名学生和四名教师。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学校进行了扩建。新增部分于今年秋天投入运营,学校的师生容量翻了一番。英华目前有660名学生,均通过抽签获得在这里就读的机会,学费全免。英华预计,到2021年,学校将满负荷运转,在校生将达到800人。
在英华学院的社会研究课上,学生为中文地理词汇绘制图案。Jane Peterson明尼阿波利斯——位于明尼阿波利斯东北部中产社区的英华学院(Yinghua Academy),是美国第一所公立中文浸入式特许学校。每到工作日的早上,这所学校周围都环绕着由橘黄色校车和私家车构成的车流,它们来自明尼苏达州的75个邮政区。上午8点45分的铃声一响,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就会冲进色彩鲜艳的教室,迫不及待地参加“早会”——用汉语普通话自由交谈。
英华学院的教务主任带领学生做中式早操。Jane Peterson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是10比1。78%的老师有高等学历,其中很多人毕业于美国的大学,还有三位获得了博士学位。包括由中国教育部下属的国家汉办支付薪酬的两名教师在内,所有教务人员都在美国接受了培训。
美国本土的常规中小学校总共开设了175项中文浸入式课程,仅本学年就新增了18项。然而,全中文浸入式学校只有少数几所,英华就是其中之一。浸入式课程的授课语言既有英文又有中文,但在英华,四年级及以下所有学科的授课语言都是中文,进入五至八年级,才会切换到半英文半中文的教学模式。
连鹭役表示,全中文浸入式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汉语技能也更好一些,尤其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学生读到八年级时要能真正谙熟两门语言,接近母语水平,”她说。
在英华学院,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充满紧张感。就在学前班的加餐时间之前,那位只说汉语的教师把一个橙色的塑料盘子举到半空中,立即有28只小手挥舞了起来。她朝一个女孩指了一下,后者正确无误地答出了“橙色”,接着便冲到附近的水池洗手。仅仅几分钟之内,所有学生都辨认出了一种颜色,高兴地打开了餐点的包装。一个5岁的学生用英语问道,“你能把这个打开吗?”老师用中文回答,“帮忙打开?”收到提示,那个孩子重复了老师的话,随后用汉语说了声“谢谢”。
“英华堪称佼佼者,”身为母亲的哈蒂·邦兹(Hattie Bonds)说。邦兹的两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她本人曾是明尼阿波利斯地区公立学校的助理学监。“我儿子刚上了一星期的学前班,回家后就能教3岁的那个用中文从1数到10了,”她回忆道。“高目标是和好成绩联系在一起的。”
在明尼苏达州的标准化考试中,英华考生的成绩至少与其他公立学校的考生相仿,甚至还更好一些,尽管他们直到7岁才开始上英文课。在明尼苏达州的多元标准评估(Multiple Measure Rating)体系中,英华已经连续三年跻身该州所有公立学校的前15%之列。(其中包括关注率[Focus Rate]的排名,它所衡量的是这所学校在缩小较高和较低社会经济阶层成绩差异方面取得的成效。)
英华学院执行院长苏珊·伯格(Susan Berg)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为孩子选择浸入式教育的家长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高度认同该校的教学目标,包括晚上的家庭作业。
该校学生尤为突出的数学成绩,部分得益于《新加坡数学》(Singapore Math)课程及其应用题八步解题法。还有一个因素是,受过中文教育的老师能比他们的美国同行更快地通晓教材。
以汉语表达的数学用语也更清晰明了。举例来说,与“triangle”相对应的“三角形”,意味着有三条边。此外,从1到100,中国人只用10个基本数字就能构成其他数字;举例来说,71写作“七十一”。“这个数字体系使用起来很简便,”每周都要额外上一堂大学数学课的七年级生玛丽·麦克唐纳(Mary McDonald)说,“它更快捷,也更有条理。”
此外有研究表明,较早接受浸入式教育有助于增进孩子的认知能力。“这些学生能更好解决非言语性问题,”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语言习得高级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on Language Acquisition)的特拉·福琼博士(Tara Fortun)说,“他们有更强的执行控制能力,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信息上;他们的听力技巧也更好一些。”
英华今年秋季的学生留校率为93%。亚裔及太平洋岛屿裔学生占在校生的47%;白人学生占46%。在这所学校里,13%的学生有资格享用免费或减价的午餐;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占8%。伯格称,包括有特殊需求者在内,几乎所有学生都在浸入式教育中如鱼得水。“这些学生表现得很好,相对而言,”她说,“他们为自己懂中文而感到自豪。”
目前看来,中文浸入式教育的风潮主要存在于美国。这股风潮始于2000年,法语和西班牙语浸入式教育试验所取得的可观成效对它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个促成因素在于,一批新的特许学校能从当地学区拿到经费,能得到联邦政府的拨款,尤其是还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
不过,中文浸入式教育正在扩大。明年年初,中国将在欧洲的一个会议上首次着重介绍这种教育模式。“对中国人而言,浸入式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明尼苏达州孔子学院的执行主管琼·布热津斯基(Joan Brzezinski)说。“但他们看到了成果,现在想让孔子学院在其他国家遍地开花。”
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经在123个国家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多半设在大学校园里的孔子学院,推出了对学校颇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中国将承担培训教师、购置教材、开设一流文化课程以及进行学生交换项目的预算费用;并向所有开始教授汉语的学校提供1万美元的补助。
国家汉办的一位发言人通过邮件回复采访提问时称,关于在北美之外对中文浸入式教育的推广,目前还没有具体数据。
据布热津斯基所知,加拿大有若干个中文浸入式课程,英国也有一个,但她表示,其他国家仍然在把汉语当成第二语言来教授,尽管在某些国家里卓有成效,比如新加坡。(新加坡华人很小就开始学习汉语,一直要学到高中毕业。)
在位于纽约的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中文启蒙与浸入式教育联盟(Chinese Early Language and Immersion Network)担任主管的王周淑涵博士(Shuhan Wang),把明尼苏达州称为浸入式教育运动的一块“隐蔽的宝地”。(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有犹他州、加利福尼亚州、特拉华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她对明尼苏达州的协和学院语言村项目(Concordia College Language Villages)给予了赞扬,称其为浸入式教育实验室的样板。该项目包含多门以夏令营形式开办的语言浸入式课程,其中的“森林湖”(Lake of the Woods)中文浸入式课程启动于1984年。“森林湖证明浸入式教育是可行的,”王周淑涵说,“它不仅让人学到了知识,还贡献了一种最佳实践。”
王周淑涵称,美国教育部在2012年停止了对中文浸入式教育项目的资助,不过国防部依然在给予微量拨款。现如今,有额外的资助来自州级预算以及中国方面。“通过让人学习中文,它日益成了一种国际性语言,”她说。
在英华学院,放学后,大家都为祖父母节(Grandparents’ Day)做着准备。这符合华人尊重长辈的传统。在教师和学生碰头打磨演讲稿、家长志愿者准备食物的时候,横幅已经悬挂起来了。被提上日程的还有:介绍初中生的一趟中国之旅。在那里,学生们拜访了一所姊妹学校,还与中国家庭同住。
现在,学生离开英华进入不同的高中后,也有机会继续学习中文。连鹭役设计的一种在线学分制课程已于9月份启动,里边还有聊天室。“这些学生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福琼说,“中文是他们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