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教育”模式,如何成就90后的“榜样”
目前在线大致有语言教育、K12教育、早期教育、IT教育、出国留学、职业教育、平台类等七类,因为需求不一样,可能商业模式也会不同。2014年几乎每周都有新产品、新玩家、新融资进入在线教育行业,据有关机构统计,2014年在线教育投融资额超过44亿元,在线教育市场更是达到了1600亿的规模。
教育市场历来就很复杂,是比较碎片化的细分市场,而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传统行业的整合,包括对教育资源、教育方式的整合,但不同的教育类别又有各自的规则,所以很难用互联网达到整合的效果。整个2014年,在资本大量涌入和创业者盲目进入的情况下,前仆后继者不在少数。据教育行业专业机构芥末堆统计,截至去年12月,有近60家在线教育企业倒闭或转变方向,为人熟知的梯子网和那好网也接连倒闭,小龙女龚海燕更是以两次失败创业而告终。
在线教育创业中,最多的就是C2C模式,即以教师和课程资源为主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授课模式,有语音教育类的51Talk,K12教育的传课网等,这种平台式的模式很容易遇到发展瓶颈,面临同类机构饱和、课程内容重合度高、收费还是免费,盈利点在哪里等问题。
而同样是做C2C在线教育的趣寻网,却另辟蹊径,主要售卖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的课余时间,给那些高中生,尤其是高考学生,类似于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趣寻网成立于2013年,但在趣寻网运营过程中,他们团队发现了类似的瓶颈问题。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拿到天使投资,之后他们还是决定放弃趣寻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2014年他们改做了“榜样”这样一款APP。
目前榜样已拿到近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机构是清流资本。笔者出于好奇就采访了这个创业团队。在接触过程中令笔者惊讶的是,榜样创始团队都是北京大学大三的在校生,榜样是北大的明星创业公司,创始人也成为了学校风云人物。在笔者与他们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并没有大学生的青涩,而是很成熟,包括谈吐和思维方式都已是创业者的姿态。他们告诉笔者,他们之所以放弃做了近一年的趣寻网,不仅是看到了它的发展瓶颈,同时也是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趋势,所以他们果断放弃还是PC端的趣寻网,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他们还很年轻,还有机会去试错”。之后他们就做了移动APP“榜样”,大方向上跟趣寻网没有区别,不过他们加入了移动社交,以 “社交+教育” 的模式,主打“人人都可以成为榜样”的概念。
其实笔者曾经在高中时候也有找过像类似《在北大等你》这样的书来读,里面会讲考上北大的优秀学生对高考的心得体会,备考的经验方法,甚至也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榜样,立志要向他们学习。相信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也就是说这个需求是有的。在我问到榜样团队,为什么他们在还是在校大学生时就来做这样一个事情时,他们的回答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而他们本身也是榜样,所以他们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来做。
所以榜样的用户主要是有两类,一类是榜样,目前主要是以名牌在校大学生为主,另一类是需求用户,有高中生也有大学生。在他们运营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光高中生有向榜样咨询学习的需求,大学生也有这方面需求,而且用户量一直在猛增。因为虽然大学生压力轻松许多,但也会迷茫,仍要面对专业学习、考级、考研、出国留学等问题,他们也需要向高年级比自己有经验的学长请教。所以目前榜样开始着力发展大学生用户。
在推广方面,榜样团队主要精力花在寻找榜样上,他们会通过同学关系,或到大学做演讲来邀请优秀大学生加入榜样。而在用户推广方面,榜样团队打了广告,也招了校园代理,而用户主要来自榜样的自我传播,他们也想推广自己,通过在生源地的影响力来吸引高中生加入。目前榜样已有10万多用户,榜样用户3000左右。
榜样的用户主要以经验和方法咨询为主,也会有具体的课程问题。榜样自带通信系统,在无WIFI,不用流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电话咨询,而这部分通话费用是由榜样来出。而且榜样与其它在线教育平台追求免费至上不同的是,他们是收费的。之所以采取收费的方式,榜样团队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边际成本是很高的,不收费的话,没有榜样愿意来做这样的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很高。而费用是由“榜样们”自己来定,先支付后上课,平均价在20元/10分钟,相对于线下300/小时的费用,已便宜很多,学生也能接受。同时榜样采用了第三方支付,用户付款后会暂时由榜样保管,课时完成后,会自动打入榜样学生账户,以确保交易支付安全。在笔者看来,学生们可能更喜欢的是这种新鲜的、在线社交式的教育。
在功能应用上,榜样还设计了一个类似社区的“羊圈”,用户可以在里面进行互动,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同时榜样也会对榜样大学生进行审核,为他们设置了标签,比如:所在大学、生源地、擅长学科、教学经验等。用户可以通过需求搜索来找到自己喜欢的榜样。但就目前来看,榜样的审核还不是很严格,可以说水平参差不齐,这可能也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和教育质量。
前面已经提到过,榜样已拿到千万级别的A轮融资,对于还未毕业的90 大学生来说,这巨额融资是不可思议的,而从另一面也印证了2014年在线教育的火爆。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不仅认可了“榜样”这种社交式教育发展前景,在在线教育红海中独树一帜,可能更是对这个团队的认可。目前榜样创始人团队有三人,都是北大在校学生,有员工30多人,大部分都是比他们大的专职员工。创始人虽然都是学生,但他们都有教育培训的经验,了解用户需求,有创新能力和执行力。尤其是创始人王越,非常成熟,也很有商业头脑,经常被说是“90后的人,有着80后的阅历,70后的心态,60后的能力”。
随着创业热潮的来临,90 后创业已不鲜见,为人熟知的有西少爷、泡面吧等,因为经验和个人利益,最后无奈散伙,已成为前车之鉴。榜样团队还没有毕业,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发生?当笔者问到这个问题时,可能因为他们还忙于产品的更新迭代,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们说创始人经常会沟通交流,包括也会向投资人请教,而且他们都已约定好毕业之后,都会留下来继续做这件事情。而他们毕竟还是学生,还有学业需要完成,在学业和创业的兼顾问题上,他们确实是有困惑的,不过他们更希望以创业为重,毕竟他们现在不仅要投资人负责,也要对三十多位员工负责。融资之后的榜样暂时还不考虑盈利,目前只想把产品做的更好,吸引更多的用户。
就目前来看,榜样这种以社交通讯方式的教育,虽然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但还是有一些局限性,缺乏具体的内容教育,可能也限定了它在教育咨询方面的效果会更好一点。而笔者通过榜样团队的讲述和自己对榜样产品的试用来看,榜样的社交性似乎太强了,已经掩盖了他的教育性,既没有教育内容的呈现,也没有教育成果的展现,可能慢慢地社交需求更大过教育需求。而榜样对整个教育过程是不了解的,也是无法控制的。
在笔者看来,教育的主体是人,以“人”为导向,才会有发展空间。同时,教育是讲究场景化的,包括需求场景和学习场景,比如在学校是升学教育,在社会是职业教育或兴趣教育,都是需要场景的,所以在线教育不可能取代线下教育。最好的在线教育方式是对线下教育的补充,满足学生学校教育之外的需求,而不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