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课件工具

课件工具

被“互联网+”改变的教育生态

2015-11-12 14:26:30课件工具
眼下,广东佛山南海区的 天空 正被一片 云 笼罩着, 云 下是208所中小学、1.4万名教师、30万名学生及学生后面的家长:每一个学生在 云 中有1G空间,他们的每一道习题、每一面奖状、每一堂课外活动都传递到这个 云 中,老师、家长一目了然。每一个教师有2G空间,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步课堂细节也都会被 云
  眼下,广东佛山南海区的“天空”正被一片“云”笼罩着,“云”下是208所中小学、1.4万名教师、30万名学生及学生后面的家长:

  每一个学生在“云”中有1G空间,他们的每一道习题、每一面奖状、每一堂课外活动都传递到这个“云”中,老师、家长一目了然。

  每一个教师有2G空间,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步课堂细节也都会被“云”真实地记录下来,源源不断传递到教育局。

  每一个家长可以通过这个“云”,参与学校的教学与评价,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

\

  南海区副区长吴赐成说,“云”时代的互联网,让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分数、冰冷的数字,而是变成了一段段可分析的事实。这些大数据,正在改变着南海教育的每一天——

  “互联网+”课堂,孩子们觉得上课有意思了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孩子们没有选择教师的可能,至于能不能碰到好老师,往往靠自己的运气。而“南海教育云”“朝阳学堂”则为孩子们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那里可以找到全国最优秀的微课,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云端”的名师“隔空对话”,还可以在题库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习题,请老师网上评判。

  南海区平洲三中的“云”课堂是这样的:

  上课的前一天,郑幸老师向学生们推送了导学案、《一元一次方程习题》及相关微课,要求学生自学知识,并撰写错题反思。当天晚上,学生们的作业通过互联网陆续返回。郑幸运用“统计分析”功能迅速了解学情,还找到几个有代表性的错题点。根据这些信息,她调整了教案。

  第二天上课,没有概念讲解,没有公式推导,一上来就开始分析错题。在郑幸的引导下,学生们针对难点开始讨论。有的学生无法区分一元一次方程与其他方程的区别。小组成员纷纷出招,有拿出微课的,有查阅资料的,纷纷向小伙伴传授着解题秘籍。张婷

  随后,课堂进入到最热闹的环节——答题竞赛。郑幸通过电脑发布习题,要求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组答题多、正确率高。

  40分钟的课一直在高强度的讨论与比赛中进行,学生顾不得说一句悄悄话。“现在一节课的内容比原来两三节课都要多。”郑幸感叹道。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课堂,让高效学习变成现实。

  在南光中英文学校,英语老师余洁仪发现,跟着微课练习,学生的英语发音更标准了。于是,她改变了以往课上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跟读的训练,而是设计了几款小游戏,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学习。这个办法一试奏效,学生成绩大幅提高。

  “互联网+”,改变了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讲知识、讲教材变为讲错题、讲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互联网上找答案。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从单一的课堂听讲,变成课前预习、做习题,课上提出问题,课下拓展研究。

  “互联网+”评价,学生自主发展空间更大了

  课堂教学方式变了,评价也要随之而变。区教育局打破过去统一的、同质化的评价办法,鼓励学校自主研发能够体现自身特色的、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网络综合评价体系。

  盐步中心小学的评价体系不是领导关起门来设计,而是广开言路,请老师们提出测评指标,一下子就征集了200多项。学校综合考虑,据此设计出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等环节。如此一来,评价不再是老师凭印象打分,而是从孩子的各个方面综合测评,人人都有话语权。三年级(2)班学生翟恒烨因为把炒鸡蛋的过程上传到评价平台,赢来了多个点赞。期末,小烨的“发展报告书”中,除了学科学习成绩外,还有品德发展、身心发展、个性特长等20多个大项和近百个小项的综合成绩。

  学校日常管理是令校领导和班主任头痛的难题。教育局为这些学校安装了信息管理系统,把高清摄像机装进了班级。如此一来,班主任通过手机即可查看班级情况。罗村高中高二(6)班学生罗晓发现,自从有了这个电子眼,自习课就算没有老师,同学们也不会大声吵闹。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发了一套智能德育管理系统。现在,罗晓每天的行为习惯、纪律及出勤等多个指标都被网络管理系统记录下来,期末时会自动传递到他的“发展报告书”中。

  如今,多元评价已是南海教育的一个亮点。“互联网+”如同孩子的一个成长记录仪,将每个教师的每一句评语、每个孩子每一天的活动详细记录下来,将孩子的成长经历、发展轨迹记录得清清楚楚。

  所有这些个性鲜明的成长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学校,在专家帮助下,又变成了个性化作业和个性化课程。比如,罗村高中开设的“创客教育”课、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开设的“科学”课,都从不同侧面打开了学生求知的大门。

  “互联网+”管理,区域教育生态变了

  在南海“教育云”下,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每所学校的故事都被记录着。各种数据源源不断汇聚到教育资源、行政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幼教、职教六大数据中心,教育局各科室依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各类报告。

  由大数据形成的“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从教育状态、学校绿色评价、学生发展评价等角度向社会发布,比如哪个镇街的硬件设施该完善了,哪个街镇的信息化投入该提高了,哪所学校的课业负担该降低了,哪所学校的评价体系该调整了,所有信息公开透明。

  里水镇教育局局长周友乔看到最近一期报告,觉得很有面子,因为他们镇里的信息化建设指标排全区第一。而排倒数第一的某镇教育局局长觉得很尴尬,赶紧向镇里打报告。镇领导大笔一挥,给教育信息化投入2000万元,要把这个面子挣回来。

  如今,“教育云”成为南海教育决策机构的“智库”,区教育局依据大数据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在教育系统干了大半辈子的南海区教育局局长张苑发对此深有感触:没有大数据时,决策往往靠经验,拍脑袋决策;有了大数据,决策依据的是科学,这样的决策离教育规律更近了。

  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南海教育发展的“拐杖”,一刻也离不开。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南海教育悄然变化着——

  有了“互联网+”,区教育局的163项常规工作都实现了流程化、电子化。比如教师管理,教师从招聘到入职再到退休,全部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办理。

  有了“互联网+”,教师培训可以在网上进行。英语教研员姚达文发布了一条英语微课培训通知,仅仅两天,就召了几十名学员。学习结束后,没有统一的考试,学员只需要提交微课作业,就有专家在网上打分。

  有了“互联网+”,南海中小学创客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一门创客课程、一个创客空间、一次创客比赛等,成为南海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互联网+”在南海已是一个时髦词。南光中英文学校校长黄云志说,招生时,家长们关心的不再是升学率,反倒会问:“学校有没有智能教室,孩子能不能用iPad上课?”

  面对这些渴望,张苑发乐呵呵地说:“莫急,莫急,再多的需求,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实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