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课堂教师必须的能力要素(教师必读)
叶澜著《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一书中提出: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是否能使他们振作?
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
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
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你能否观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
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
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
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发现的惊喜?
……
“高效课堂调查”来自学生的声音:
精神饱满的课堂,学习才高效。
课堂有兴趣,学习才高效。
刚上课10分钟这段时间很重要,要尽量通过事例引发我们的兴趣,有兴趣了,学习效率自然就上去了。
师生能够积极互动才算高效课堂。
动不动就讨论,会让我们自主思考能力下降,遇到难题时再讨论,这样我们才会记住这个题,因为我们确实思考过了。
课堂活跃并不是表现在行动上,更多的是应该表现在思维上,让我们的思维活动起来,跳跃起来。
允许学生发散思维,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时可以让学生逐一展示,讲求一题多解,举一法三。
复习和预习同样重要,什么时候才能两者并重?
一节课讲了100道题或许很多,讲了10道题或许太少,谁又能保证讲100道题学会的比10道题多呢?
……
我们现实中的课堂:
有的老师,一节设计非常好的课,总因为某一点处理不当而感到非常遗憾。
有的老师,一节课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激情,学生无精打采,听课老师昏昏欲睡。
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中蕴含着非常鲜明的观点,老师听不出来,错过很好的激励和分享机会。
有的课堂,合作频频(遇到问题就合作),可是有价值的、有效的合作却很少,白白浪费时间。
有的课堂,听课人员被学生的高水平展示和老师的精彩点评所吸引,有时听课笔记都忘了书写;有的课堂,听课人员不知如何梳理出点亮点,就连听课笔记都难以下手。
有的课堂,老师遇到与课前的预设发生矛盾时,即慌了手脚,不知所措。
有的老师总是急于将自己精妙的解题方法演绎出来,用于表现老师的才华。
有的老师那丰厚的学科功底让人折服,有的老师那激情、简练、
规范的语言让人羡慕。但也有的教师那浅薄的学科基础让人叹息,也有的老师那干涩的语言让人乏味。
……
教师应叩问自己:
自己的教学靠什么?——靠经验?靠教材?靠教参?还是靠教师的真情?靠教师的精神与境界?靠教育智慧?
自己懂得课堂教学的“进退之道”吗?
自己有过这样的抱怨声吗?“这学生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明明知道,也不肯举手,真气死人了!”“学生启而不发,只好自己唱独角戏了!”
……
以上问题,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教师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不仅取决于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意识,更多的是取决于一名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课堂教学能力。根据合作学习课堂的特点和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要想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十五种能力,即创境能力、激情能力、点拨能力、引导能力、激励能力、设疑能力、过渡能力、归纳能力、反馈能力、应变能力、启发能力、调节能力、点评能力、矫正能力、评价能力。
1、创境能力
所谓创境是指创设情境,即创设一种将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学生可以感受到或联想到的场景,有“亲临其境”之感。通过创境,使学生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将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创境多用于新课导入,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对部分已学知识需要加强理解、感受、应用时,也可以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给予强化。创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联想情境、悬念等。
如: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有的老师划着一根火柴,头朝下燃烧越来越旺,头朝上很快熄灭,为什么?让同学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再如:木质电线杆栽入地里之前,先用火将栽入土中的部分烧焦。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如:初中数学《密铺》,可以通过观察公园、学校地面铺设,引入对《密铺》的学习,并通过观察发现密铺的特点:无缝隙、不重叠。这就是创设生活情境。
如:初中物理《运动与静止》,提问,谁能用手抓住飞行的子弹?有的老师讲述了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故事:法国一个飞行员在空中发现一个小虫子似的东西在蠕动,用手抓了过来,一看是德国制造的一颗子弹。在学生疑惑的同时引入《运动与静止》的学习,这就是创设悬念。
如:像王培平老师讲《人的性别遗传》时,先让学生观看小品录像《超生游击队》。在学生兴致特别高的情境下,引入要研究的课题。这是利用视频、声音、图片等创设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联想情境。
我们还可以利用故事、背景资料等进行情境创设。但必须注意,创设的情境必须与学习内容高度相符,避免生拉硬套、牵强附会。
2、激情能力
这里所说的激情是指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通过自身魅力或独特的教学艺术、方法,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情绪高昂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激情,学生会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张志勇厅长在《回到教育的原点看“高效课堂”》一文中写道:“面对现实中那么多死气沉沉的课堂、有时沉寂得让人发慌的课堂,我们这些教育者感到多么汗颜!……死气沉沉的课堂没资格谈高效课堂”。
赵校长也曾说过:“教书先育人,教学先激情”。
激情的方法有多种,以情激情、趣味激情、艺术激情、质疑激情、激励激情(评价激情)等。
以情激情:教师通过自身表情、语言感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趣味激情:做一名幽默型教师,通过幽默的话语、表情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艺术激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课堂设计艺术来吸引学生。
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疑、活动、操作、评价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点拨能力
所谓点拨,就是通过老师指点或提示,拨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使学生达到“豁然开朗”之目的。其作用是清除学习障碍,增强学习信心。在部分学生或小组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我们的课堂就是要提倡“以点代讲”,将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地进行思路点拨、方法点拨、知识(遗忘点、遗漏点、关键点、易错点等)点拨。但点拨的时机、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同样的点拨,时机不同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
冯华艾老师执教的《等腰的三角形》,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后,教师针对知识的易错点,进行了有效的点拨。教师首先对学生总结出的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及等边三角形的内心、重心重合给予充分肯定。紧接着老师指出这一点又叫“中心”,为了避免与对称中心发生混淆,提出:
问题1:等边三角形的这个中心叫对称中心吗?
生:议论纷纷,意见不一致。
师(有效追问):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生:不是。
师:如果不是,那么这个点就不叫对称中心。
生:对呀!(恍然大悟)
为了避免学生在数学命题的表述中出现错误,教师问道:
问题2:两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生:大多数学生说是,个别学生说不是。
教师此时让说不是的学生进行辨析理由。
生:不是,因为两底角的这个用语,只能用于等腰三角形,而命题的条件,并没有出现等腰三角形这个前提,因此不能出现底角这个数学名词,只能说是两角;只有前提具备等腰,才能说两底角。其他学生释然,点头称是。
4、引导能力
引导又称指引,诱导。是指引领学生思维,使其沿着正确的思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循循善诱”。主要是为了避免学生走弯路,使之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知识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可能出现(根据经验提前预测)或已步入歧路的时候,应引导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引导的方法有许多,像类比法、举例法,预设引导,随机引导等等。
有时因问题过大,或方向不明,或部分学生出现知识“掉链”等情况,致使学生地学习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搭桥引路。引导不是强行给予或牵着走,而是要教师在暗中“巧插路标”。问题大的,通过追问形式将其逐步深化、细化;方向不明的,给予方向调整的提示;知识“掉链”的,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所“掉”部分。进行这样的引导追问,学生自主意识不会因此而削弱,反而会得到有效强化,对于陌生、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必然逐步得到有效提高。如:
徐丽萍老师执教的《科学记数法》中,学生合作学习确定a×10-n中n的值时,老师发现了学生出现了思维上的停滞,教师及时进行了思维导向:
师:0.000101科学记数法写成a×10-n,n与谁有关?
生:与零有关。
师:与哪些零有关?
生:与1前面的零有关。
师:与哪个1?与后面的1吗?
生:与前面的1。
师:如果不是1,例如是0.02,这个没有1,n怎样确定?
生:n等于左数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那个零)。
学生的思路在徐老师的引导追问下豁然开朗,问题便迎刃而解。
5、激励能力
激励是指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目的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激起学习热情、维持学习情感。在学生学习(思维)积极性不高,出现思维懒惰时,教师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励其焕发学习热情,鼓起学习信心。或者通过激励,让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具有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表现来判断其学习状态的能力。从而达到适时激励、有效激励的目的。教师应“让激励成为一种习惯”。
激励的方式方法有许多,像评价激励、榜样激励、横向比较激励、纵向比较激励、成功激励 、情感激励、及时表扬、期望激励等等。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比较善于运用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改正缺点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地激励的较少。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好激励手段,激发小组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团结,不断增进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不断努力的信心。
6、设疑能力
设疑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定的疑问,或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而适时进行有价值地追问。其作用是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或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成功的问题设计,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情境之中。
为了让学生对整课内容感兴趣,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设疑;或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思维积极性,进行适时设疑。
我们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找问题进行设疑,可以从热点话题中找问题进行设疑,也可以从自然现象中找问题进行设疑,还可以从历史故事中找问题进行质疑。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深度追问。例如变式设疑、拓展设疑等。如:
季俊平老师教学《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先出示:二次函数y=x2-8x+15与x轴交于A,B两点,点C在该抛物线上运动,能使△ABC的面积为2的C点有几个?
学生解答后,教师出示问题:
1、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既然存在2个C点,为什么在x轴下方上不存在?
2、你来将此题变一下,使符合题意的C点有3个?有4个?
3、怎样求出C点坐标?
课堂上季老师把握了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拓展,使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实质性规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学、会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只有通过追问,才能发现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或思维动向。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一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访问一个小朋友时,问道:你将来想当什么?小朋友说:“我想当飞行员。”林克莱特又问:“如果飞机在太平洋上飞行时,所有引擎全部熄火了,那你应该怎么办?”小朋友说:“让所有乘客系好安全带,我带着降落伞往下跳。”顿时所有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林克莱特看着小朋友那悲伤的表情时,追问他怎么回事。小朋友回答道:“我要回去拿汽油。”
若没有最后这一追问,这个小朋友留给给别人的岂不是永远遗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错误,如果我们不通过深度的追问,很难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
提出问题一定要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到。有时我们在听课时发现,老师刚上课时通过质疑、设疑提出的问题很好、很有价值,但引入学习课题以后,却将提出的问题扔到一边去了,到课堂学习结束,也不再过问或解决这个问题了。
7、过渡能力
这里的过渡,是指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由一个环节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环节。达到一个“承上启下”的目的。
有效的过渡,使人感觉自然、无明显间隔,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而不出现间断,保持思维的连续性。老师应做到过渡自然,语言简练,力争对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具有激励作用,使学生对下一步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
课堂环节间的过渡,一般有陈述过渡(过渡语)和问题过渡。陈述过渡是通过简明的过渡语使两个环节之间自然衔接,达到承上启下之目的,使整个课堂环环相扣;问题过渡是通过深度追问,使课堂步步深入。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它实际上是融入了对学生的赞美与评价,对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小结于一体的,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过渡语的精心设计。如:
季俊平老师教学《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在点拨基础练习第四题后,结合第四题的变式特点,进行了总结提醒式过渡:同学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要注意题目的变式训练,要学会在变化中找规律、找异同。下面将试一试你的能力,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能力拓展。季老师的过渡用语使用得体自如,瞻前顾后,由此及彼,自然紧凑。
8、归纳能力
归纳,是指由许多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在教学上更多是指将相关知识提纲挈领、加工重组、形成体系的过程,是学生认知重构和精细加工过程。
课堂上及时有效的归纳,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长时间记忆知识。
归纳多用于一节课知识学习结束,或一单元学习结束。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更多地用于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梳理归纳,以便突出重点、形成体系。归纳的任务要以揭示相关知识的规律、方法的内在联系为目标,要尽可能运用简明、醒目、形象的形式,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归纳的方式方法有许多,如:摘要式,摘取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提纲式,在内容上抓住重点,在形式上有序地体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归类。还有表解式、图解式等等。
高水平的归纳,要求教师反应敏捷,知识结构清晰。如:
王秀言老师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对关键处进行方法和类型的归纳与总结,便于学生做题时根据题目特点辨别类型,做到有法可依,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用两种方法做完例题后,教师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做题步骤,对不同条件下怎样有效地选择更简单的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与说明。
另外,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又从本节课知识点设计的类型题方面进行了总结:
1、不解方程,直接求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2、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及方程中待定字母的值。
在老师的归纳总结下,学生的思路明确,目标达成度高。
9、启发能力
启发,是指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之领悟有关道理。启发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由许多教学技法(包括设疑、引导、点拨、激励等)综合在一起的教学法。它不是一种可以独立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驾驭启发式教学的能力,是一种合理运用诸多教学技法的综合能力。
启发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心智。它适用于各类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永不衰落的教学方式。像我们常说的循循善诱、因果诱导、求异启迪等都属于启发。
10、应变能力
这里所说的应变,是指教师正确处理课堂上突发情况,使教学进程继续并取得良好效果,即“随机应变”。应变是作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的教育机智,是保证课堂有序、按时、高质完成教学任务必备的能力。
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与课前预设产生较大差异的情形,特别是在合作展示环节中课堂生成跟预设存有较大差异。这时候,教师必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或恰当变动教学程序,或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或合理调控教学节奏,或及时变换角度设问,方能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灵活的处理。
例如:
钟慧英老师执教《隆中对》一课,预设让学生确立教学目标时,学生对人文目标的确立有困难,没说出来。钟老师没有简单地代为回答,而是灵机一动,暂时将这个问题放下,等学生学完全文后,再让学生总结。这样既避免了生拉硬灌,又预设了悬念,吸引学生研读文本,解读刘备和诸葛亮,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前预设越充分,灵活处理生成的应变机智就越强。
11、调节能力
其涵义是在数量、程度、规模上调整,使之符合要求。教学上主要用于容量、程序、情绪等方面的调整(临时改变教学预设)。
教师通常备课是建立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认知前提以及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比较充分的教学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实际和预设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很难断定,学生的学习情绪经常存在不稳定性。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时地调节。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时间适时作出教学容量、程序的调节,根据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及时作出教学内容难易度的调节。通过对课堂活跃度的判断及时对学生学习情绪进行调节。
调节和应变是相辅相成的,应变是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产生处理问题的动机,调节是在此基础上迅速作出解决方案并立即实施。
12、点评能力
点评,即对他人的观点、行为或作品进行评析。这里所说的点评,重点是指课堂上对学生的观点、思路或表现等进行的即时评析,指出优点或改进的意见。点评不是评价,它无褒贬之意。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个人发言和小组交流展示等环节,从表达、观点、思路、行为等方面进行即时点评尤为重要,它能使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观点正确与否及时得到明晰。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信心,促进学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足,进行即时改正,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得以避免或改进。
只有明辨是非的点评,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和激情引领到正确健康的轨道。为此,在学生发言和小组交流展示过程中,教师的倾听能力、机智反应能力、扎实的知识功底、严谨的学科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13、反馈能力
反馈,是指采取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或思维状况;是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向教师的信息传递。其作用是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状况进行及时矫正或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
反馈主要有过程反馈和阶段反馈、终端反馈。这里所提的反馈主要是指课堂学习过程的反馈,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或解决问题的思维情况的及时反馈。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情观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观察,对小组合作研讨情况观察)、提问法、互检法、测试法等。
14、矫正能力
矫正,是指在准确反馈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改正、纠正。反馈——矫正,是布卢姆“掌握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进行目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反馈后,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矫正。面上的问题,全班进行矫正;个别问题在小组内矫正。
15、评价能力
这里主要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小组的学习和合作技能表现的即时评价。即时评价往往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和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可使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即使产生了不成功感,也会使学生及时检查并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操作方式,继而产生成功的或更完美的学习追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尽可能通过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评价应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寄于厚望,相信学生能够成功。教师恰到好处地夸赞学生,能营造课堂教学的激励氛围,激励他们不断产生新的追求。但一定要注意评价用语的层次性和严密性。通过有层次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和高层次发展。如果不注意评价的层次性,学生的学习就会停滞于低级水平。例如:
有一个老师在要求学生用“穷”字组词时,几个学生先后组了“很穷”、“贫穷”、“层出不穷”,老师的评价全是“好”。“很穷”和“层出不穷”,两个学生的构词能力差别是很大的,严格讲“很穷”是个临时组合的词。这位老师的评价不分层次,全是“好”,一些学生就会满足于“很穷”,影响了“层出不穷”、“一穷二白”的出现。同样是组词,另一个教师处理得就不一样:老师让学生用“身”字组词,第一个学生说了个“身上”,老师问:“还有没有别的?”这学生接着说了个“身体”,老师说“行”。第二个学生说了个“身经百战”,老师说“好”。第三个学生说了个“身临其境”,老师说“有水平”。这个老师分别用“有没有别的”、“行”、“好”、“有水平”,对“身上”、“身体”、“身经百战”、“身临其境”等词语的组合进行评价,层次分明,鼓励了学生寻求好词语的积极性。
这样的层次性评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不断发展,使那些有独到见解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不断得到鼓励,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锻炼和发展。当然,评价的层次性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而定,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做到因人而异。
另外还要考虑评价的适当延迟,先让学生评价,教师再评价。把想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应该提倡的评价方式。有时候,教师还应采取启发性的评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尽管原来想得不错,但会由于紧张,将想好的内容或语言忘记,或由于突然的思维障碍而停顿。这就需要老师的评价富于激励性和启发性,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消除紧张因素,纠正错误。有的教师图省时省事,一个学生答错了或讲不下去了,就叫另一个,不断换人,“点对为止”,不获“答案”,决不收兵。这样就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深入,也会使课堂形成猜谜的局面。
以上十五种能力,是我们常说常闻的教育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运用全面,特别是能够运用恰到好处的不是很多。教学技能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锤炼和提升。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不能熟练撑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的教师是难以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师只有运用各种教学技能,不断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彩多姿,生动有趣,才能创造出高效的课堂,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相关文章
-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 2022上海春考、外语一考本周末开考!考试院重要提醒必读
- 北京建设教师在线辅导云平台,2022年覆盖所有初中学生!
- 为减轻教师负担,山西省将探索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学生作业
- 100个单位入选!教育部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 聚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丨专访教育部教师司司长任友群: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
- 【心理辅导】09高考备考必读:别让考生心理提前“落榜”心理建设
- 【心理辅导】家长必读:督促孩子学习也是一种强迫症心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