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
听课、评课是我们基层学校经常组织开展的一种常规的校本教研活动,尤其是评课,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对这个问题,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觉得一节“好课”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应该是“实惠课”。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所以,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好课”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者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者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思维,或者是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总之,好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好课就应该是“实惠课”。
应该是“科学课”。既然是“好课”,一定有触动师生心弦的精彩之处,一定能够给学生带来某些“实惠”。既然如此,“好课”一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校情甚至是国情的。总之,“好课”的本质应该是“科学课”。而那些课堂效果不是太完美的“课”,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其教学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理念乃至理论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定有悖于“情”、不合“理”的地方。
应该是“特色课”。人都是有个性的。由于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和学生——这些课堂里的人也都是活生生有个性的人。同时,由于学情、班情、校情不同,各地、各学校、各班级也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好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应该是因“校”制宜的课,应该是因“班”制宜的课,应该是因“人”制宜的课。也就是说,“好课”还应该是彰显师生和学校、班级的个性和优势的课,应该是“特色课”。有特色的课应该说都是合乎“人情”、顺乎“天理”的“好课”,应该说都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科学而有机地融合和统一的“好课”。
应该是“创新课”。在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好课”还应该是“创新课”。教师要不断求新、求进,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验和探索,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师生应该伴随着课堂一起成长。
当然,好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和生成的特点,“好课”也不只是上述四“课”的简单糅合和叠加,平时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都上成四“课”合一的精品课。但只要我们瞄准目标,不断学习,经常反思,积极进取,执著追求,将教学的某一方面发挥到极致,拥有四“课”中某一方面特质,就应该被视为“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