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教师,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新教师培训第二阶段已成功告落。笔者刘香芝认为,我们新教师一定要把握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共享,学会反思,要主动请求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多听不同类型、不同学科教师的课,多关注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善于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不断地积累第一手素材,为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一)在反思中成长——加强案例研究
1、课堂教学反思
(1)这堂课教学设计基于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2)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如果已经达到了,标志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
(3)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有何区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怎样处理这种区别的?
(4)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个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下次课我打算如何解决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5)这堂课中,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深刻、经久难忘的事件?
(6)及时记叙这堂课上个别学生的课堂行为,并想方设法以故事情节的形式来呈现?
(7)在模仿教学的基础上,我曾做了哪些创新?在哪些方面渗入了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教师学期或学年工作反思
(1)在我的工作中,我最满意的有哪几个方面?最不满意的有哪几个方面?
(2)我在工作时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和遇到哪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3)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并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4)在未来一年里,或者从长远来看,我希望采取哪些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并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3、学会撰写教学案例
(1)一般项目:包括教师姓名、记录时间、科目与专题、任教班级、学生人数、记录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等。
(2)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媒体运用、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等。
(3)过程描述:包括过程实录(录音或录像记录)、时间分配记录、教学设计调整记录、课堂情景对话描述记录等课堂教学情况的描述。
(4)课后反思:包括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意识到了什么不足?从实践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这些切身体验能不能与更为广泛的教学理论联系起来?等等。
(5)访谈实录:有意收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的材料。
(6)教学启示:通过案例分析达到了什么效果?如何给他人以启示?
①什么是教师力图达到的教学效果?
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如何具体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③什么是教学模式,我这堂课构建了怎样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将给他人有什么启发?
④教师为帮助学生达到学习效果,可做哪些方面的启发工作?
(二)有新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开发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新课程的提出与研制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我们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参与者要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要了解我国进行这次课程全面改革的基本背景与现实意义。其次,要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六个转变)。最后,要了解课程的演变过程(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处理好课程与教材的关系
(1)课程是“占有学习环境”的学校制度,包括教材、大纲、学生、课堂教学情境等。
(2)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教材仅仅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知识的拐杖而已。
3、处理好教师研究者与学生研究者的关系
首先,教师是研究者,研究什么?
(1)研究学生感兴趣的所有问题;
(2)研究教材呈现的知识框架,设计问题情景;
(3)研究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4)如何促进学生参与探究或对话。
其次,学生也是研究者,研究什么?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
(1)研读,搜集信息、阅读信息、提出假设;
(2)研判,处理信息、验证假设;
(3)研讨,探究与对话,解决问题。
第三,课堂意义和活力在哪里?
当我们把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解和学生作为研究者的想法联系起来时,教学就充满了丰富多采的可能性,课堂才有意义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