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课堂的内驱力,形成课堂的决策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主阵地,也是老师演绎自己教学艺术的空间。课堂要成为学生喜欢的天地,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喜欢学习,自觉学习,善于在课堂中把握学习是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展现。能够轻松地驾驭课堂是每一位老师梦寐以求的境界。作为一个从教20年的老师,我一直在追求“驾驭课堂”的道路上探索着。从探索的经历中,我发现只有寻找到课堂的内驱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打开主动学习的法门,才能成为课堂的主动决策者。
在探求未知知识的好奇中激发课堂的内驱力
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是每个孩子都天生具备的,老师只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每到了新学期,学生们看到新的课本,总是忍不住的去翻看,想找到自己喜欢的信息。如果老师能对课本有整体的把握,给学生来一次课本解说,故意留下一些激动人心的“疑问”,必然会使学生急切的想参与到学习中来。每次学习新的知识,老师如果能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有深入的了解,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抓住“考点”,深化“难点”。这样既学的轻松,又能保持足够的吸引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如果是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不妨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点的归纳与演绎中来,不妨让他们在当堂练习中展示自己的成功。激发课堂的内驱力,就是要让学生保持主动学习的热度,就是要让学生品尝到努力学习的幸福,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决策者,把握者。
在教学艺术手段的巧妙运用中激发课堂内驱力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老师的巧妙设计,学生的热情参与就能让课堂艺术焕发光彩。课前,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回到学习的状态中来。老师要根据所学内容选好知识的切入点,几句话就抓住学生的心灵。一段平庸的开场白会让整个堂课失去味道,一段精巧的导入设计则会使课堂充满阳光。课中,老师要学会调节课堂的氛围,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节奏,有“静场”沉思和热情高涨的时刻。老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延伸,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善于抓住转折点。有时知识的深化是转折,有时感情的变化是转折,有时一次课堂的意外也是转折。课堂的尾声,当然要做到意蕴深长,余味无穷,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演绎精彩课堂,如作家构思一篇美文,要故布迷阵,巧设悬念,要有打动人心的情节和语言。当然,教学艺术的展现还要依赖现代技术的发展。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让课堂成为直观的、形象的舞台,无疑会增强课堂的增添课堂的色彩,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教学艺术手段的运用,无疑是教师决策力形成的有效手段,是高效课堂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语言的感染中激发课堂教学的内驱力
课堂的语言也应该是艺术化的语言。课堂的语言应该精炼、准确、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的传授更加准确;课堂的语言还应该具有感染力,既典雅凝练又通俗形象;课堂语言要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受到感染,熏陶,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要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激情。老师要找到课堂的内驱力,就必须改造自己的语言,让它艺术化,具有感染力。要会演讲,能诵读,会变着角色演绎,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语言的改变,最终在于自己人格气质的变化,只有充满激情的投入到课堂的准备和讲授之中,才能有精彩的语言,成功激发课堂内驱力。
在课外生活、课外活动中去激发课堂的内驱力。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社会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都是学生能否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最终形成课堂内驱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参加课外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学习的精彩,学习的重要,激发他们在课堂中努力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用活动的形式推动学习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聪明的老师经常在课堂内外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效的连接起来。活动是良好的催化剂,在激发学生的课堂内驱力方面,往往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课堂只有在学习内驱力的推动下才能更加高效,更加精彩。老师也只有激发了自己的课堂内驱力,才能在课堂中获得动力,收获成功。老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在教学中实践,才能升华自己的教学艺术,才能在激发课堂内驱力中拔得头筹,才能真正享受课堂的精彩和幸福,实现自己的认识价值。学生,只有依靠课堂内驱力,主动参与学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激发课堂内驱力,才能最终形成课堂决策力,让老师在课堂中正确指导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教学课堂最终才能实现高效,实现师生学习的目标。最终才能享受幸福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