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平台研究

平台研究

慕课的“劣势”与“优势”

2015-05-22 11:32:16平台研究
  很长时间没有关注“慕课”了,除了工作上的琐碎干扰外,其主要内因可能还是感觉与自身的教学需求不大,加之没有硬性的制度和项目驱使(人卫社的慕课项目申报也一直

  很长时间没有关注“慕课”了,除了工作上的琐碎干扰外,其主要内因可能还是感觉与自身的教学需求不大,加之没有硬性的制度和项目驱使(人卫社的慕课项目申报也一直迟迟没信,希望渺茫),由此心态逐渐麻痹... ...今天在偶然看了爱课程上面的文章——“慕课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刊登于《中国教育报》)之后,感觉深受启发,想在这里尽快提炼,供日后参阅。

  文章在描述慕课的“优势”之前,并没有直接阐述,而是非常切合实际地指出了哪些不是慕课的“优势”(仅从这一点上感觉作者的思路是很务实、接“地气”的!)

  1.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慕课”的优势!

  原因: 如果认为学生独自观看视频是自学,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是不是自学?如果不是自学,难道是什么人替学生学吗?肯定不是。只是说“慕课”模式下,学生是通过观看视频的表演来自学,而在课堂上学生是通过观看真人的表演来自学。两者相比,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

  所谓的“自学能力”应该是指一种学习意识、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要精力集中,认真听讲做笔记,不懂的要问,还要认真做作业和大量阅读参考书等等。培养这样一些所谓的“自学能力”并不是“慕课”技术所特有的优势,课堂教学也需要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说也在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

  如果说“慕课”技术在教会学生知识之外,还特别培养了学生什么东西的话,应该说它只是更加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思考:慕课对师生的要求其实都非常高,在普通的高职院校,提出“普及和应用慕课的想法”是不太实际的,应从最低的台阶走起,对教师应有系列的建设培训,对学生可以信息化选修课、讲座等形式提升引导。

  2. “先学后教”不是“慕课”的优势!

  原因:“先教后学”、“先学后教”的提法本身不成立。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没有学,老师教谁呢;没有教,学生怎么学?教和学同时发生,是不可能在时间顺序上分出先后的。其次,认为“先学后教”优于“先教后学”,其实是假设存在第二次教和学的机会。所谓“先学后教”的优势,并非颠倒了教和学的顺序带来的,而是因为存在了教两遍、同时学两遍可能性。寒暑假的衔接班也许是所谓的“先学后教”的成功模式,但这是占用了学生寒暑假的休息时间创造出来的。假期先学一遍,开学以后再学一遍,那效果自然好。但在正常的学期期间,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问题是我们有成建制地、大面积地实施这种教两遍、同时学两遍的时间和机会吗?如果要求学生在家里学习第一遍的时候必须非常认真、非常完备,那么自然就会占用做作业的时间,如果把做家庭作业的时间置换到课堂上,那么课堂上还会有教和学第二遍的机会吗?肯定就不会再有了。

  思考: 翻转教学和慕课似乎是双胞胎,自从慕课出现以后,翻转教学的提法就越来越响亮,但是翻转教学能否普及短期内看来还很吃力,涉及到传统课堂的规模、教师的组织能力、学生学习能力、考核模式等限制,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这估计得一一突破!

  从以上对慕课的两点冷思考可以看出,慕课不是万能的,也有自己的“软肋”,看待和评价慕课,必须站在教与学的更高角度才行。那什么是慕课的优势呢?

  1. “慕课”的优势是教学资源的“精品化”和“精细化”

  文章解释:不同老师的教学水平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名师和大家最多只能教2个班,只能有100名学生受益。但是有了“慕课”技术,这方面的观念就受到了挑战。我们可以聘请最优秀、最擅长的老师来进行内容的规划和脚本的设计,然后经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创作之后,拿出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来。其次,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一般3年一个轮回,3年之后课堂上老师即兴发挥,一定会出现许多“丢三落四”和“颠三倒四”的现象,讲10遍,恐怕每遍的情况都不一样。过去这种现象不会引起关注,但是“慕课”模式下,它就成了问题。因为“慕课”视频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反复推敲的,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把分寸拿捏到了最佳状态,这样得到的教学资源一定是最“精细化”的,教学效果一定也是最好的。“精品化”和“精细化”的资源不仅可以使100名学生受益,全校、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生都可以同步受益。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班或非实验班、重点学校或非重点学校,还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还需要舍近求远、花高价买学区房,为子女搏得一份稀缺的升学机会吗?可能情况就不会那么严重了。所以“慕课”技术的这一优势,可能会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助推器。

  思考:传统的精品课充其量也就是做到了“精品化”,并且过于注重宏观材料的建设(如课程特色、师资队伍、教学改革等),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细化”(即基于知识点的分解),所以才让人感觉味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要做到足够的”精品“、足够的”精细“,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你过去参加精品课可以”滥竽充数“,但是在慕课建设上,有没有”真本事“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虚无、空洞的课程,是上不了台面的!

  2. “慕课”的优势是教学过程的“个别化”和“个性化”

  文章解释:在传统的课堂上,任课教师只能以单一的教学计划和推进策略,来面对全班50个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讲出一句话、一个概念、一种方法,学生即便没听到或者没听懂,也无法让老师停下来,无法让老师再讲一遍。说一个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一种学习过程不断累积的结果。观看“慕课”视频就不一样了,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让“老师”停下来,也可以让“老师”再讲一遍或再讲很多遍,一切等他理解了、明白了,再继续进行。这样的一种改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影响有多大?真是大得不可估量。

  3. “慕课”的优势是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和学生的高度“可参与性”

  文章解释:过去对于“慕课”视频,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微小化”和“碎片化”,但从实践情况看,“慕课”视频的“交互性”和学生的“可参与性”更为重要。即通过设计和开发“交互式”或“互动式”的“慕课”视频,把传统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高密度的、“一对一”的“聊天”和互动过程。笔者将这种“慕课”技术叫作“聊课”技术。在“聊课”平台上,教师可以像在课堂上一样,在视频讲授过程中提出各种的问题,每个学生各自做出回答,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均由电脑自动批改。只有学生回答正确之后,视频才会自动向下播放。这样的技术运用既可督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又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动脑又动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一对一”互动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综合思考:从以上三点慕课的优势分析,可以看出,慕课其实就是充分注重“教",利用了网络信息技术的特性来弥补传统教育的短板,是传统网络课程的“升级”。在慕课的建设中,我们年轻教师有接受新理论和技术的优势,但是不能过于盲目追随犯”左倾错误“!不管是哪一种课程,重心永远应该都是服务学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