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困局:发展关键在系统规划
自微课概念提出至今,各地微课大赛此起彼伏,但微课概念内涵的不断变化,相关组织部门的缺位,大多数教师对微课认识模糊,微课建设陷入无序开发、低水平重复的窘境,中小学微课何去何从倍受各方关注。2015年6月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齐鲁工业大学赵超教授等“‘互联网+’时代的微课”(以下简称“互联网+”)文章指出:微课与慕课“最终牵手融为一体是发展趋势”,而如何结合一线现实使微课向梦幻般未来的数字化学习迈进,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2015年6月3日,《光明日报》刊登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以科学决策促进教育现代化”一文,指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力量、途径和标志”;由此,笔者强烈感觉到:反思基础一线微课应用难困局,加强微课未来发展前景的系统规划,从而带动微课的科学理性发展,应是当前不容回避的紧迫任务。
顶层设计助推微课可持续发展
加强微课的系统规划,就是要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核心,强调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通过科学论证,描绘出符合一线实际的微课发展蓝图,以推动微课常态化应用。这是一个全方位布局,不仅包括优质资源互联互通的理念、相应政策制度的建立,诸如资源配置、信息化社会服务、微课团队组建、教学应用等机制,还包括提供经费、创造平台环境、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特别是微课建设方案、标准、内容规划、范例的提供等方面。
系统规划要有放眼未来的设计魄力。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是未来趋势,如果今天不把微课的探索放在学校迈向数字化学习领域进行布局,没有一个缓慢的积累意识,很可能若干年以后,个性化学习时代来临时就会失之交臂。因此,面向未来,整体规划微课前景,从一线课改切入,将微课与翻转课堂、慕课等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关注形势变化,具备及时调整规划的意识,通过持续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尝试与铺垫,未来学校数字化学习空间人人通必会成为现实。
微课发展离不开区域信息化机构与专业人员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所说,区域微课共建共享秩序的形成,有待区域治理的完善,取决于区域信息化领导力,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区域信息化规划机构,这决定着区域微课建设的未来。从全国微课大赛及各地组织的翻转课堂或微课大赛来看,如何避免相关部门只是充当大赛发布文件、组织上传的中转站角色,如何解决组织部门不一的现状,逐步形成以微课建设为中心的专门信息化机构,应成为当前微课全局规划的关键。
关于区域信息化机构的专门人员建设,应逐步建立起借调学校信息化人员的队伍建设机制。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个学校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发展一批人员显然不符合现实,有机整合各学校的信息化人员,通过有效组织与协调,探求合作机制,以为区域间的微课开发与制作、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维护等提供指导与服务。
筹划微课建设内容蓝图规范与引导教师微课开发
重视微课建设内容的顶层设计,包含内容规划、标准、规范等,这是引导学校与教师更好地开发与应用微课的基础。全国微课大赛调查显示,现有微课构成单一,教师对微课认识不足,亟需专业性的指导;对此,“互联网+”一文提出“微课集”建设,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教授提出“专题化”建设,但如何将一门课程划分为N个知识点或知识点谱系图,或又会成为教师的困惑与谜团。
从全国层面来看,要对微课建设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微课与当前传统课堂所开展的有效教学或高效课堂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微课标准》《微课开发与应用规范》《微课与数字化校园配套环境建设意见》等。
从区域地方来看,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区域教研员和一线学科名师等,依照国家微课标准与本地区使用教材,协商拟定各学科不同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以供一线微课开发时有针对性地参考。
从教师培训来看,关于微课制作的内容培训不妨也来一点创新,搭建微课平台,制作“微课设计与开发”等微课,让教师体会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这应是引导教师规范开发与应用微课的重要部分。
构建区域联盟组建团队高效高质建微课
微课的本质在于优质资源,课程质量决定未来应用,让每个人都来建微课是一个好愿景,但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构建区域微课联盟,发挥区域内名师、专家的引领作用,精心组织与协调学校与教师,组建团队,高效高质建微课,应是未来优质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与方向。要从面向教师个人的大赛征集评审的单一建设模式转向区域系统组织的团队开发的建设模式,并要逐步探索引入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模式,让更多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到区域微课的建设之中。
多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名师工程的辐射引领作用,微课则带来发挥名师作用的全新方式,将微课与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等活动结合起来,探寻区域性微课开发与应用的多元化方式,加快微课的专题化、系列化建设进度,这或许会从根本上改变仅靠教师个体自发去建微课的低效率,彻底扭转全国性建微课所带来的不同版本教材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区域微课平台统一开发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从《中国教育报》“‘互联网+’时代变革教育系列报道”来看,没有一定的信息化环境条件作为基础,缺乏微课平台所创造的学习环境,就难以实现微课所预设的真正价值,这也是当前一线微课应用难的瓶颈之一。众所周知,微课平台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周期长,耗费巨资,还要投入大量人员维护与管理,这显然不是每所学校都能承担的。反观基础教育领域的微课实践,开展好的学校大都有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学习平台,条件稍差的则利用各种能尝试的方式进行艰辛实践,而这极有可能会带来新一轮更为严重的教育信息化不公平现象。
秉承“互联网+”时代的理念,打破学校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多校虚拟空间的共建共享,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微课平台,避免每所学校重复建设,才是真正实现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因此,一方面,可考虑利用条件好的学校已开发的微课平台进行区域化共享,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要顾及未来的慕课平台,整合本地微课大赛、翻转课堂等平台,最大化地实现与国家三通两平台、各省级基础教育资源网、全国微课大赛平台的衔接与调用,做好未来区域微课平台的蓝图设计。
纵观国家、各地大赛与培训,以及微课实践案例,微课应用焦点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辅助补充与支持学生碎片化学习两方面。一方面,受一线技术与内容等制约,把微课在课堂上放,教师当放映员的做法,受到不少专家的质疑;一方面,受教育体制复杂因素影响,支持学生碎片化学习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这些都亟需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在教学、管理、教研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变化,便会帮助教师将微课应用推向新的篇章,比如,将微课课时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减少坐班时间,改变教师教研与考评方式等。
强调微课变革的系统规划,意义并不仅在于建立文本,明确规范,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精神在一线落实与践行。鉴于国家区域间的差异之大,只有以区域为单位,探索区域内学校的共建共享,不断积累经验,再逐步扩大到区域间联盟,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大戏也许会正式拉开帷幕。
(作者:许之民 黄慕雄。许之民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黄慕雄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微视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及应用模式研究(BCA130019)”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 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发布!2025年建成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
-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山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 八大任务八项工程!天津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发布
- 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发布!图解+全文
- 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 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公布!建成省教育专网 推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创新
- 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加快建设中国教育专用网络!《“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发布,教育内容速览
- 建设广西教育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