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与课堂教学的演变
2015年《课程教材教法》第八期登载了檀传宝教授的《合乎道德的教育与真正幸福的追寻》一文,看后,有许多话应该记住。
1.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再生产。人被父母生产下来,只是产生了一个有无限发展可能性躯壳。教育的意义在于将这个生物意义上的躯壳注入社会精神文化。
2.母亲的幸福来源于母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祈望,并有力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幸福系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并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
3.幸福即梦想得以实现的人生。有梦想这是第一步,母亲愿孩子健康成长,教师愿学生健康成长;得以实现梦想,这是第二步。也就是说幸福包括两个方面,一,有梦想,二,能实现。
4.我们可以在任何收入水平中都能找到幸福与不幸福的两类人。幸福取决于精神素养。
5.教育工作应当为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服务。让孩子有梦想,赋予孩子实现梦想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方法素养。教育工作者应当为自己创造职业的幸福生活。努力构建、培育自己的事业心(教育之梦),修炼自己的教育伦理与专业技能。
你有教育之梦吗?你让学生有梦想吗?你为梦努力了吗?
课堂教学思潮的演变
在同一期,潘涌教授发表了《新中国课堂教学思潮的跨世纪演变》一文,主要观点如下:
1.(1949——1978)以教代学、唯教无学。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为代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检查作业)——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2.(1978——20世纪80年代末)以教导学、多教少学。段力佩校长:“读读、议议、练练、讲讲”;黎世法异步教学法:“自学——自发——复习——作业——改错”;宁鸿彬:“通读——质疑——理解——概括——实践”;卢仲衡:“启——读——练——知——结”;钱梦龙三为主;魏书生:“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都是以问题为抓手。
3.(20世纪90年代)先学后教、以评促学。郭思乐生本教育、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裴娣娜主体教育、朱永新新教育实践。洋思中学为代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4.(新课标至今):变教为学、以学为主。杜郎口不教之学,让教以学,寓教于学、教隶属学,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时间师生双方占有比彼消此长;课堂教学逻辑起点逐渐“转教为学”、以学领先;学生个人发展本位。
- 上一篇
把班本课程建设成“学的课程”
一直记得生物学家恩斯特 迈尔在一次公共演讲中曾强调: 身为教师,我们能教会学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怎样好好地观察了。 博物学启蒙课程开设以来,我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进行阶段性课程设计。即除了带领学生们到户外观察,或让学生们在家自主观察、学写自然笔记之外,还分阶段在班级开展 长线 活动,如生态瓶制作、多肉植物种植等教
- 下一篇
如何克服演示中的“专家”陷阱
1.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受众想听的是他们关心的事情。准备演示内容时考虑两大关键问题:一、3-5个受众最迫切知道的问题、痛点或期望是什么?二、在他们的工作中有哪些兴奋点?2.使用例子抓住受众的想像力。排名前100的TED演讲,平均每一分钟就会给出一个例子。举例能够让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化,更好地理解内容,举例包括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