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常见误区及解决策略
用学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学案教学也容易走进一些误区,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影响学案教学的效果,甚至影响“以学论教”原则的实践。
一、学案编制有习题化的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就得大量做题,所以在设计学案时,机械照搬课本内容,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认为这就是“学案”。
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学生就容易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
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发挥。学案导学”的优势,更谈不上“以学论教”。
编制学案的具体方式虽然可以多样化,但是其原则一定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工夫,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通过学习提升能力的作用。
二、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教学目标。
有些教师在编写学案时,把教参上或其他资料上的教学目标照搬到学案上来充当学习目标。
由于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师的,不是围绕学生学习确定的目标,所以课堂表面上是师生、生生互动,但实质是无效互动,没有真正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本无法有效自学。
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学习掌握本节课内容的指南针,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关注学情,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内容体系上要瞻前顾后,要把培养和发展能力放在首位。
在具体设计时,除了要列举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把握层次,还要将本节内容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学科内容网络;更要注重方法性、延展性的目标。
此外,学习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有层次,利于不同学生分别实现。
三、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
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因此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
“死啃”,结果不仅效率低,而且出现了很多学习上的“死角”。
“学案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更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不能不管不问;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了解情况,掌握全局,及时参与、指导。
教师实施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把目标交代清楚。
2、教师一定要进行全班巡视,检查学生的学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
3、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4、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不了,教师必须讲,而且要讲明、讲透,以突破重点难点。
四、学生热衷于互动交流。
忽视了独立的思考和自主训练。很多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上,热衷于互动交流,讨论、辩论非常热烈,学习气氛也非常活跃,可是却往往忽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训练。
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独立自研、自做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提升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把自学、自做与交流讨论严格区分开来,先让学生自学自查后,再进行讨论交流。
2、强化多人次的板演展示,反馈学生思维与结果的准确性,用板演促进学生认真独立的自研自做的习惯能力的培养。
3、对学案要收回认真查阅,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加以个别或整体的纠错辅导。
4、要有阶段性纠错措施,促进每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训练独立学习的规范性,提升效率,实实在在地落实“学案导学”。
五、教师不批改学案。
很多教师认为学案上的问题在课堂上已经解决,教师不需要再进行批改。
其实,在课堂上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能及时在学案上做笔记,不能认真完成学案上的巩固提升训练。
教师应定时或不定时检查、批改一部分学生的学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教学。
- 上一篇
上出好课的10条关键策略,总有一条适合你!
一节好课有许多要素,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演绎。对于教师而言,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上出一节好课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与读者共同分享10条上出好课的关键策略。策略一好课要满足三个条件好课要满足哪些条件?双主互动、多维联系 。课堂教学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多媒体等辅助资源互动联系,从而使教与学达
- 下一篇
好课七问,看看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为好课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历久弥新的话题。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教师吴民益关于好课的七个追问,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许多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心中无数,不知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往往要等教研员和老教师点评后才心中有数。其实,课后只要按照以下7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1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