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应用实践

应用实践

充分有效地备课是高效课堂的起点

2014-11-17 10:23:00应用实践
  备好课,看似很简单,实则不然。我国著名数学教师黄爱华老师曾这样说“要想课堂精彩深沉,课前必须精心预测”。过去我们常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学习任务的呈现上,但这是远远不够

  备好课,看似很简单,实则不然。我国著名数学教师黄爱华老师曾这样说“要想课堂精彩深沉,课前必须精心预测”。过去我们常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学习任务的呈现上,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精心的备课?我想首先要走出备课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备课就是写教案

  顾名思义,备课的“备”的精华之处在于有一个精心准备、预设的过程,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环节。把二者等同的观念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误区二:备课变成各种教案“大拼盘”

  我们手中的参考书不少,所谓“参考”,就是指查阅、利用有关资料帮助学习、研究或了解情况。而不是用来抄袭的现成品。参考书上的确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这种借鉴必须建立在自己是否能承受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适合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一味的“拿来主义”,各种参考书堆砌起来的备课,毫无思想,机械盲目。

  误区三:课后反思形式主义

  课后反思是形式主义的肆虐之地,我们的反思栏中常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比较满意”,“学生很多单词不会读”…几个字,没有及时地记下备课过程中生成的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也没有对其中的某个环节提出改进方案和解决措施,这样的课后反思是没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

  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备课变得高效呢?几点拙见,希望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首先,要有自己的灵魂。我们要将“拿来主义”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既要看我们对教材本身的熟悉理解是否透彻,又要看能否用我们的思想去将材料细化、整合成自己的“那碟菜”。就像厨艺高超的大厨,同样的原料,不同的人烹饪,自会是不同的味道。

  其次,精心预设学习目标。凡事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备课更是如此。学习目标存在的价值不是单纯给教师展示知识和情感价值取向,我们还要把学习目标作为“指挥棒”来引导自己充分挖掘教材,以及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另外,加强学情剖析,研究教学方法。教师这个职业很多方面同医生一样,医生要“对症下药”,而我们则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观察班内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 并根据每一个施教对象分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要目标分层。教材、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力争全体同学掌握。第二要教学活动分层。以英语学科为例,基本单词、短语的拼写要多照顾班内的学困生,促使他们达标;课上造句、板演练习要多关注中等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优等生而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思考有效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要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课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题量和难易度不同的题型,使每个学生有目标、有任务。

  最后,重视课后反思,加强学习。

  课前备课是课堂的前奏,而课后反思是课堂的延续和积淀。它能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不断积累便能极大地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为课后反思不在于多,而在于实。我们既可以记录一堂课的亮点,成功的做法,又可以写写不足遗憾之处。学生独特的见解,出色的表现,典型错误等也可以纳入反思活动。只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功与过,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剖析,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作为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我们还要重视学习,要想使自己在课堂上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其实,这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多读读各类教育书籍、报刊,以丰富备课资源;多学习一些教育名的理念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涉猎语文、人文历史等相关学科,使自己的备课资源更加丰厚。

  精心备课、认真备课才会实现高效课堂,飞跃备课误区的迷雾,在探索中不断充实、完善我们的备课,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动态生成的精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