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MOOC教学设计思维比较
两岸MOOC热闹上场,台湾的台湾大学在Coursera开了两门,北大在edX开了四门课,在Coursera开了三门,这九门中文课,比起美国老师开的MOOC,有那些因文化不同而显现出来的差异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差异显现在「教学 内容的取舍」上面,两岸的老师基本上是「把在教室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搬到网络上,只做了局部的删减,加上北京大学的老师,有现成的精品课或教室录像可以 运用,所以教学内容与方式神似实体教室,没有做太大的更新,只有「二十世纪西方音乐」的毕老师,在教学影片和教学方式上,试图做脱胎换骨的呈现。
因此两岸的MOOC,其适用的对象也以大学生或硕士生较为合适,例如,北京大学所开的「计算概论A」,共有12周,李戈老师由「从数字危机到图灵机」讲起,第一个专题是「未来的计算——从摩尔定律到量子计算机」,这对于专业本科的学生或许很有用,但对于一般大众,就显得学术味太浓了些。
另外,我们可参考史丹佛大学的「Computer science 101」,由 Nick Parlante老师主讲,上课时间只有6周,内容浅显易懂,适合一般想对计算机有点认识的人学习,老师讲解的语调轻快有活力,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他教学的热忱,这门课目前在Coursera是随时可选,因为它被列为自学课程(self paced learning),老师不再亲自出面与学生互动。
MOOC的教学设计跟该校想要服务的对象有密切关系,北大志在改善大学校园的教学质量,所以老师以「剪辑精品课加上投影片」的方式,把教室内课程搬上MOOC平台,让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学到北大的课,是可接受的。
有了MOOC之后,大学生进入了「一人多师」的时代,学一门主科,例如「电子电路」,除了学校里的老师,还可以透过MOOC,跟其他的老师们学习,一个观念听不懂,就可上网听听其他的老师怎么说,弄明白的机率就大了许多,可惜的是,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会用的大学生并不多。
依据九月24日北京日报的报导:北大在edX平台的四门课程中,《电子线路》选课人数最多,有4000多人,《世界文化地理》、《民俗学》和《20世纪西方音乐》各约有1600人至1700人选课。在coursera平台上推出的六门课程,选课人数也已破万。其中,《生物信息学》有5000人左右,《计算机概论》、《大学化学》等也比较受欢迎,《艺术史》的人数较少,有700多人。
十月九日,「北大MOOC」的微博发出这条讯息:「北大10门MOOC课程的注册人数总共将近37000,已超过北大校本部在校生人数。」半个月之内,人数增加将近两倍,可预见的是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北大MOOC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但相较于大陆约三千万的大学在校生,北大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北京大学筹备网络公开课的工作人员分析,理工科课程比较热门,这或许跟这些学科学生多、需求大有关系,也有可能是理工科学生经常接触新的信息技术,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网易公开课与Coursera的合作,也会有助于两岸MOOC的扩散,网易公开课在10月8日宣布,正式与国际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展开全面合作,以更好地将全世界的优质课程推送给中国读者。双方将首先在两个方面进行合作:一是网易为Coursera提供视频托管服务;二是在网易公开课专门开设Coursera官方中文学习小区。这让大陆地区人士学习Coursera增添了许多方便。
北大在edX开的「电子线路」,还利用MOOC来进行教室教学的改变和创新,陈洪老师说:「本课程也在同期面向北大校内正常选课的电子学系的二年级本科生开课,采用易址教学模式(Flipped-learning)——本校学生观看MOOC视频后,还需参与教室内的现场讨论。
MOOC课程进度稍滞后于校内授课,以便教室内现场讨论的录像能制作后,上传至服务器并共享给所有选课学生。」
总观目前北大MOOC的教学模式,还是以「push(灌输)」为主,老师讲授的是完整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也跟课程的性质有关,老师常不知不觉的把「need to have(一定需要的核心内容)」与「nice to have(有了会更好)」的内容,一起都交给学生。
西方老师在MOOC教学,则善于大胆割舍,只教「need to have(一定需要的核心内容)」,比较近似「pull(引发学习动机与兴趣)」,这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一时之间似乎也难以接受,但整个二十一世纪的学习文化,是由push转向为pull模式,主因是科技促成了新的学习需求与方法,灌输方式已经落伍了。美国的专家John Seely Brown对此有过详细的解说。
西方老师讲授MOOC时,富有实验精神,所以他们教学时的作法往往突出奇招,各有巧妙不同,他们有创意、富弹性,尊重学生,并且尽量给学生客观评价,一门课可以给出几种不同的证书,相较之下,两岸的老师比较注重师道威严,还是喜欢掌控成绩的生杀大权,用类似「成绩位于前70%者,可以获得北大提供的课程结业证书」的稍欠客观方式,来评价学生,也可能会扼杀一些努力学习的人的热情。
欧美的MOOC中, 我喜欢上跟创造力与设计有关的课程,这类课程讲究实做,所以每周老师的教学视频非常短,通常总计不超过十分钟,老师会附加一些参考资源,最重要而且精彩的 是老师设计的每周作业,完成作业不但让学生有成就感,并增加自信,还能从同学所分享的作业中,激发对自我的观照和省思,增加对异国的文化的接触与了解。这 可说是pull模式的应用。
我最近上的美国宾州大学的CIC课程,可说是MOOC教学设计创新的一个典范,CIC的全名是「C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Change(创造力、创新与改变)」,老师有三位,因为想把课程做得更好,他们曾经延期开课,等完全准备好了,才在九月一日正式开课,报名的人数超过十三万人,比两岸九门MOOC收的学生总数还多。
CIC的老师们在开课前,就透过Facebook的 讨论小组跟学生互动,提供学生一些预习材料,并把学习对象分为三种,一种是游客(只想看教学视频的人),一种是探索者(除了看视频,还愿意做作业的人), 一种是冒险家(除了看视频,还愿意做作业和专题的人),老师每周都针对探索者和冒险家,给出不同的作业,将来发的证书也会不同。学习者也可随时针对自己的 兴趣或时间而改变身份。
老师每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以三人或二人对话的方式进行,有时也会有单个老师针对一个主题做讲解,每周的核心内容出现在教学视频中,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参考资源则放在「Idea Cloud」上面,讨论区还专门辟出一个「Professor Digest」,由老师发表生活和工作经验、感想,以促成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只能阅读或按赞,却不能留言。
CIC的特色,就是把教学内容分成不同层次介绍给学生,学生藉由这些资源,认识了此领域的的专家、机构和书籍,有利于后续的探索与深究,即使课程结束,也能到Coursera的课程档,来复习老师的教学内容,或点阅新的资源,目前课程还在进行中,我相信老师还有些妙招会施展出来。
虽然两岸的第一批MOOC的教学设计,「改良」教室教学的成份远大于「创新」,但勇敢上台的老师,就是赢家,我们要感恩他们的胆识与付出,每次教学都犹如一场实验,只要他们在实验之后,有所改进,累积的改进多了,就容易跨向创新之路了。